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层次化逐步建设理念,初步完成了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队伍、教学系统和平台建设。形成基础层(对应基础能力培养)、综合层(对应综合能力培养)到应用就业层(对应就业能力培养)的实习、设计、实验、科技创新的“四环节、三层、三能”立体化、系统化环境工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并围绕实践教学体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夯实基础实践体系和基础能力
环境工程本科生从第四学期开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等学科基础课学习,这些课程都设置了实验或课程设计实践环节。
随着快速发展的环境产业对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多院校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修订中逐渐设置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独立实验课程,实验学时和实验内容在不断增加。在实践环节硬件条件建设中,注重新实验设备配套。这些实验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操作能力为目标,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需要满足实验设备台套数要求,尽可能以3人左右为一组,每人都能独立完成实验。在课程设计中,主要以单体构筑物设计为主,巩固环境治理基本原理、方法、构筑物结构和工作过程等基础知识。
基础层阶段,认识实习和科技创新环节以了解和认识各类工程问题和科学研究问题为主,以现场调研和查阅文献的方式,进行污染类型和特征识辨,树立环境保护职责和意识,了解各行各业环境保护任务和需求,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建“产、学、研”综合实践体系
环境工程本科生从第五学期开始进入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土壤污染修复等专业骨干课程的学习,为巩固专业知识和培养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能力,在已经建立的综合层实践教学体系中(见图1),以“产、学、研”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维护为核心,紧紧围绕实际工程项目开展实践“四环节”。
学生分组轮流在实践基地跟岗位实习,完成环境治理项目运营、管理、操作和控制等能力的培训[7]。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各种污染治理项目方案、工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上,完成水、气、固等课程综合性项目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型实验。选择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展各类科学研究,接触和应用最新专业技术和方法,改进和完善现有污染治理工艺和设备,研究结果积极申报各类型科技创新奖项。
图1 “产、学、研”综合实践体系
三、依托就业单位开展毕业实习和设计
通过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推进,本科生从第六学期开始生产实习,已经与各类行业企业和环保公司接洽,大多数学生在第六学期末和第七学期初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因此,应用就业层实践体系的建设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单位需求进行,建立了一系列企业指导教师遴选办法,校内校外教师合作分工指导协议,自联毕业实习设计实施考核等文件,鼓励学生在就业单位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结合就业单位工程项目开展的毕业设计选题真实,治理工艺和方案合理,设计图纸规范,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同时,学生因提前半年进入企业,已完成了见习实习期工作,毕业后能很快融入工作环境,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和工作单位的过渡。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大批具有博士学历的人才充实到高校,并逐渐成为教学一线的主力。从业务素质方面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培养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便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年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依托“产、学、研”基地,年轻教师完成“三个一”培训考核过程。
第一个“一”,年轻教师在实习基地跟岗实习一遍;第二个“一”,在对专业工程项目全面熟悉的基础上,与“双师”合作完成一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第三个“一”,选择一个实习单位完成一项产学研或科技计划合作项目,开展科研合作,搭建实验平台,一起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成果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各类科技项目。对于中期考核以及最终考核成绩优异的青年教师给予了一定奖励,并在年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近几年,通过“三个一”培训方案实施,既加强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又促进了产学研基地合作,为“四环节、三层、三能”环境工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下一篇:关于汽车的转向系统探讨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